跳柵欄的牛

2005.05.24 Photo by Peishih

 
   
雨季終於來了,還不是悄悄的,而是以一種驚心動魄的姿態駕到,唯恐有人不知曉。  
   
前天晚上突然颳起了大風,那時候我還在電腦前面努力…努力的打電動,後院的檸檬樹亂無節奏的拍打床邊的窗戶,還以為是我家小貓又玩到樹上去,後來聽到客廳的窗戶"碰"的好大一聲自動闔上,才知道原來是起風了。  
   
結果在我被電腦裡的惡魔軍隊雙面夾殺、焦頭爛額之際,唰的立刻停了電,接著就只剩下電腦螢幕的亮光,幸好我還有備用電池,要不然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可是會在停電之際毀於一旦;風已經刮了半小時,還不知道外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關上了電腦,走到前院準備一探究竟。  
   
這不看還好,頭才探了出去,馬上吃了一臉沙,原來雨還沒到,風就已經狂刮一陣,刮得前院的地板跟椅子都蒙上一層厚厚的黃沙,小貓才沒有亂跑,而是被外頭的閃電打雷給嚇得躲到角落去,可憐兮兮的。  
   
看來明天安德魯有得掃了,我也替他覺得氣憤,下雨就下雨,沒事颳什麼風,還颳的漫天黃沙,颳得落葉滿地,颳得他隔天都沒法偷懶睡大頭覺只得掃一早上的黃沙落葉了;可以想見那晚他在家裡一定也是臉色鐵青,沒什麼睡吧~  
   
雨季是年年都有,但南北不同,之前在塞北雨季也是傾盆大雨型的,但颳風颳得像是颱風一樣,在這裡才真正領教到,守夜的Solo他倒是老神在在,只說雨真的快要來了,搞不好就是當晚。  
   
是來了,但雷聲大雨點小,只下了一瞇瞇,早上起來天氣是比較涼爽,不過沒多久前夜下的雨就又被太陽給蒸發了,安德魯果然一早來就不怎麼開心,他還說隔壁電話中心的亭子被吹走了,我還特地跑出去張望了一下,果然,之前總會有三五個年輕男女在簡陋木頭所搭的脆弱小亭子下聊天的情況依舊,但今天小亭子不知怎的消失無蹤,大家還是一樣坐在那邊聊天,只覺得太陽變大了點吧~  
   
沒有了亭子,日子還是要過的,天還是要聊的,也沒見那電話亭的主人擔心東擔心西的,我就佩服他們這一點,再怎麼糟糕的情況下,永遠可以往樂觀的方向看。  
   
說了半天我還沒說到今天的主角,照片裡的這頭牛可讓農民們傷透了腦筋呢!  
   
遠從台灣到Kolda這裡開設農場的黃伯伯,經過兩年的努力之下,農場裡有不少漂亮的農作物,辣椒、洋蔥、樹薯、高麗菜、香蕉……等等,讓當地的居民可以買到新鮮的蔬果,也嘉惠了住在他家附近的我們,不定時有免費的有機蔬菜嚐嚐。  
   
但是半個月前跟黃伯伯晚餐的時候,開始聽到他的抱怨,說因為整年除了雨季之外,就只有他的農場是綠油油的,所以老是有幾頭牛在他的農場門口張望,一副想要跳進來飽餐一頓的樣子,讓他有點擔心;那時並不以為意,但後來又聽到他說果真有牛跳過農場的圍欄,跑進來啃了一大塊的蔬菜,氣得他趕緊叮嚀工人見到牛就一定要趕出去;那時只覺得那牛真是可以去參加奧運的跨欄了,這麼笨重還可以跳過跟一般人一樣高的圍欄,我是沒有仔細問黃伯伯圍欄是不是已經被踩踏的差不多了,但光是想像牛跨欄的畫面就覺得蠻好笑的,當然我們也同聲譴責牛兒們的不識相,因為他吃了我們的有機蔬菜,還不肯在那邊下點肥,吃飽就拍拍尾巴回家去了。  
   
接著昨天吃飯的時候聽到的就更誇張了,黃伯伯說這幾天有一頭牛都在半夜的時候從河的對岸奮力游啊游的,游到他農場邊偵察,看有沒有機會越過他重新架好的圍牆,接著終於在昨天下午溜進農場的時候被工人一把抓住尾巴,另一個工人抓著牠的頭,給拖到旁邊去"教訓"了。  
   
教訓一番大概可以持續個兩個禮拜吧,但不知道會不會再有搞不清楚狀況的牛闖進來,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牛兒為吃草忙嘛~  
   
這裡危害農作物的不只是牛,還有鳥、大田鼠跟猴子,猴子也是頗猖狂。  
   
黃伯伯說他曾經也被猴子氣的快暈倒,因為他特別闢了一區種花生,附近有幾隻猴子經常在那晃來晃去,但牠們只是在田裡跑來跳去,也沒見花生被拔起來所以沒積極驅離,沒想到等他要收花生的時候,才發現花生早就都不見了,原來猴子聰明到只用手去把花生摳出來,沒把整株拔起來,所以才騙過田裡的工人哩….  
   
聽他說了這麼多例子,覺得動物其實也不笨,牠們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或者以前住在都市裡,太習慣了屬於人類的驕傲,以致於忘記了動物也有野外求生的智慧哪!  
 

ㄚ~你碼幫幫忙

2005.05.10 Photo by Peishih

 
   
   
很難想像我一打開電腦準備要打字的時後臉上的表情幾乎是扭曲的,因為太生氣了導致我還找不到自己後台的連結,搞得自己更火大;幸好後來把電腦關上再到庭院去跟貓咪玩了一會兒,心情才漸漸平靜下來,這下子才知道剛剛自己真的氣昏頭了,要找的東西明明就擺在很顯而易見的地方,怎麼自己在生氣的時候就是遍尋不著……  
   
為什麼生氣?  
   
其實這種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多是聽別人講他們的經驗,很久以前也發生過一兩次,但今天我大概是因為從睡夢中被吵醒,所以感覺特別不爽吧!  
   
事情是怎麼回事?  
   
就是今天早上我還在夢裡東飄西飄、睡得正香甜的時候,電話很不識相的響了起來;家裡接電話通常不是我的工作,我心想有安德魯在,就不打算理那震天價響的電話鈴聲,棉被一拉,聲音變小了,就戰鬥姿勢繼續夢下去,結果電話哀嚎了兩聲果然就停了。  
   
嗯,『安德魯接了吧~』,那時的我臉上還是有微笑的;沒料到,停了三分鐘,我都還沒進入剛剛未完的夢境裡,電話鈴聲像跳針一樣的,自遠至近地彈進了我的腦袋,這會兒我知道不是安德魯沒接,是他大概跑去市場買東西或者去隔壁開電話亭的辣妹們哈拉去了,所以不在家裡面;於是我拖著沈重的身體跟沈重的眼皮,從用力睜開一瞇瞇的眼縫裡面看見了桌上的無線電話,按了半天電話還是一直響個不停,我想這是電話還是鬧鐘啊,怎麼按都按不安靜的,只好把眼睛全睜開了,才發現自己一直按著『刪除』鍵,電話當然不閉嘴了。  
   
這時我還只是稍微皺著眉頭,沒有到火冒三丈的地步。  
   
按對了鈕,很直覺的:『Bonjour,ça va!』就自動從嘴唇間冒出來,我還蠻佩服自己在睡夢中仍能保持禮貌,電話那端也傳來像是回音般的招呼語;接著就有點難度了,通常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因為他長長一串問句裡的每個單字都像黏了強力膠一樣跟前後的發音全黏在一起了,讓我根本分辨不出來他到底在講什麼,所以一邊敲著還沒清醒的腦袋,一邊問對方:『Qui est à l’appareil?』(請問你是誰?),對方也沒給個名字,又是長長一串的糨糊法文;這下麻煩了,只好抱著一絲希望,看看安德魯回來了沒,請對方等一下,我衝出去客廳看,慘了,還是不見安德魯的身影,我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問下去。  
   
『請問您的名字是……』,耐著性子,把剛要燃起的怒火苗撲滅,再問一次對方的名字,我打的主意是請他留下姓名電話,讓安德魯回來之後再回電問清楚是什麼事情,因為現在我的腦袋也快變成糨糊了。  
   
不料,對方反而問我:『C’est de la part de qui?』,我一愣,真怪了,打電話來我家還問我是誰,我還沒來得及反應,對方又冒出:『妳在哪裡?』、『妳是做什麼的?』…  
   
這裡的人很怪,打電話的時候不報自己的姓名就算了,還喜歡問對方的名字跟所在地點,我之前就接過這樣的電話,那時只覺得很新鮮,因為只聽過朋友說過這類的經驗,我們都拿這當笑話聽,結果今天在精神不振的情況下,果然讓我笑不出來,還火冒三丈。  
   
連打電話到哪邊都搞不清楚的人,我判斷他十之八九是打錯電話,又碰到我這法文幼稚班的『滷肉腳』,結果電話講了十分鐘,完全沒有建設性,我問不出他的名字(這真的讓我很生氣!),他當然也沒找到他要找的人(這裡根本沒有他要找的人哪!),最後對方終於放棄,也沒說聲抱歉電話就掛了,我真是憤怒到一個最高點,差點就沒直接氣昏在椅子上。  
   
安德魯還沒回來,我已經快要抱怨完這件事情了,但是他還沒見到人影,大概真的找女孩子哈拉去了,等他回來我真的要抓住他好好問問,這是他們講電話的習慣嗎?還是因為我法文太遜對方才這樣『七五』我?但我也聽過不少人碰過這樣的情況,對方打錯電話還拼命問『你是誰』、『你在哪裡』,真是讓人覺得很沒力,換成是在台灣,早就被懷疑是電話詐騙或者是電話騷擾處理了,哪還有耐心跟他磨下去,看來講電話部分的法文,我得要努力再加強一下,再碰到這樣的情況,我一定要對對方曉以大義,請他(她)報上名來,這樣我好請人回電話給他(她)啊!  
   
 

挖咧…好鄰居…

2004.05.06 Photo by Peishih

 
   
   
很不習慣,真的很不習慣,有了寬頻之後每天都在聽不同的電台,從BBC WORLD SERVICE、中廣流行網、台北之音、飛碟電台…對身在非洲的我算是高級的享受啦~對著其他身在同一個西非國家但是只能靠撥接上網的同鞋們,我一…點兒也不敢露出驕傲的笑容,但他們老是要問我:寬頻好不好用啊、速度怎麼樣啊…這就不能怪我不小心刺激到他們不時會斷線、還常常塞網路的錐心之痛了。  
   
只有256啦!沒什麼了不起,比起我台灣家2M的光速,我在這邊只能笑笑同一區的非洲同胞們,我還被我台灣的家人『虧』,用256一個月還要花3000塊台幣,台灣的寬頻花費少妳一個0可是速度可是多上妳好幾倍,256在台灣早就要絕跡了吧…  
   
不生氣不生氣,至少我這也是寬頻咩…在這邊已經很神氣啦,可以無限上網,不用一撥再撥,也不必老擔心傳檔案傳到一半會斷線,很滿足啦…  
   
今天的重點不是寬頻(稍微收斂一下…嘿嘿~),是關於隔壁『好心』鄰居的小故事。  
   
一早安德魯就乒乒乓乓的洗刷窗子、把窗簾都給拆了下來,很開心的在大掃除,我起床後到庭院裡巡一圈,就繼續掛網了;正在跟朋友聊起最近『連爺爺』的新聞,安德魯就跑來敲門:『Madame,!@#$%^%^&*...........』  
   
啊?  
   
看我沒聽懂,這次他放慢速度再講一次:『!@#$%^%^&*...........』  
   
這次我抓住了幾個聽得懂的關鍵字:樹啊、幫忙啊、砍啊;這幾個字我還沒串起來,一邊還被線上朋友抓著關心接著會不會出現『宋爺爺』的新聞,於是想也沒想就說:『D'accord』。  
   
一個小時過去了,八卦到一個階段,猛然想起剛剛好像有什麼事情,才起身走到廚房用我的破爛法文稍做關切,安德魯大概比我還有耐心,他一邊比手劃腳一邊帶著我走到圍牆旁邊去,十分鐘過後,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隔壁鄰居跑來跟他說,我們家的辣木長得太大了,已經有樹枝超過圍牆,長到她家屋頂上去了,好像造成她們的困擾,還真沒想到以前種的辣木竟然會傷害了我們跟鄰居的情感,更大大的違背了我們『敦親睦鄰』的優良傳統美德,讓我當下產生了一絲絲罪惡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但鄰居抱怨完之後竟然自告奮勇跑來要幫我們把超過的樹枝修剪修剪,超熱心的。  
   
我抬頭看著後面靠著圍牆種的幾株辣木,沒什麼修剪過的痕跡,但是樹葉倒是被拔的光禿禿,花也不見了,越過線的樹枝還是大辣辣的橫在那裡,那個熱心的鄰居一聲不響的從靠我房間後方的檸檬樹叢裡竄出來,懷裡捧著一堆綠色的檸檬,上面還堆了一些白色的花,衝著我笑一笑就越過圍牆消失了。  
   
我傻在那裡大概有三分鐘,原來那個『好心』的鄰居跑到我家來『幫忙』拔辣木葉回家加料、採辣木花回去炒菜、最後還摘了一堆檸檬回去榨汁喝了,完全搞清楚之後,我馬上有一種被打敗的感覺,取代了剛才一絲絲的罪惡感,鄰居的行徑讓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她們大概是看我們家的辣木長得漂漂亮亮,想跟我們要卻又不知道怎麼開口,只好用這種方式進來摘採,還順手摸走了好幾顆檸檬,大概是沒料到我會出現在後院,所以她臨別的笑容裡反倒有點不好意思的味道,手上的檸檬也差點拿不穩,只能快速的離開。  
   
其實我不介意他們來索取,因為辣木對當地人來說是可以入菜的食材之一,那檸檬長的滿樹我也吃不完,跟鄰居分享也蠻開心的,但他們沒直接表明來意,卻用另一種說法掩蓋原來的動機,就真的蠻令人傷腦筋的,這樣他們下次說要幫我做啥做啥的,我信是不信?要不多想都難。  
   
所以說起來,我還比較欣賞直來直往的人。也是不久之前,聽安德魯說,某天下午他在庭院忙東忙西的,就有兩三個女孩跑過來敲門,說要吃我們家前院那顆大芒果樹上的芒果,他說那芒果是他要吃的,已經所剩不多了,但是女孩們還是不死心,『盧』的他累死了,最後他還是讓出了他的糧食,才把女孩們打發走了。  
   
我問他,這裡常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嗎?  
   
他的回答也讓我印象深刻;他說,這裡只要有人到你家來要東西,不管是水果還是啥的,你就得拿出來分享,要不然會被人家說話。  
   
天啊天啊,這裡的習慣還真的非常與眾不同,換句話說,我看見隔壁鄰居樹上的腰果長的又多又好,我可以去跟鄰居要來吃囉?!說得再白一點,我若家有錢我還得分別人花啊~  
   
基於回教『富人要照顧窮人』的教義,立意很好,但在這個人人都窮的非洲,會不會變成大家互相拖累的負面效果,我就不得而知了。  
   
芒果季節已近尾聲,我家那個芒果樹上也早就沒芒果了,打算等明年芒果季節來的時候,我就在家門口擺個『芒果大放送』的小攤子,把芒果分送給左鄰右舍們,因為『施比受更有福』嘛,也不勞他們軟硬兼施的要水果吃啦~

A smile

2005.04.15 Photo by Peishih

 
   
每次看到小朋友的笑容,我就忍不住想按快門。  
   
其實在回教國家拍照還是讓我怕怕的,Senegal已經算是比較開放的回教國家了,但我在首都拍照的時候,仍是遇到一些比較不愉快的經驗。  
   
這時,鄉下的人們就顯得可愛多了。  
   
Kolda算是Senegal的邊陲,這裡的人民明顯的與城市有很多不同。城市人習慣的驕傲,鄉村的人用熱情取代;所以每每拿起相機的時候,我不需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搞到最後拍不到什麼精彩的鏡頭,要說鄉下人比較單純也好,說他們愛上鏡頭也罷,總之他們就是比都市人容易接近多了。  
   
但鄉村的生活不比城市容易,缺水缺電的,連完好的路都沒有一條,更別說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那往往都是遙遠的夢想,只能在晚上數星星時許的願望。  
   
這裡的小朋友看起來倒是蠻樂天,沒有洋娃娃陪伴,他們隨手抽根樹枝也可以玩騎馬打仗,要不然就是欺負爸爸媽媽養的小牛小羊,追一個下午也可以消磨點時光,臉上還是滿滿的笑容,不覺得累。  
   
我的住處附近就有許多小朋友,下午到了放學時間,就會有一群接著一群的孩子們一起走回家,遠遠的就可以聽到,他們正整齊畫一的唸著法文:『A、B、C、D….』,看來都是剛剛才上學的小孩子,念到一半節奏就亂了,大家笑著鬧成追成一團,你指責我,我指責他的,用土話糾正對方的發音,最後由個頭比較大的出來維持秩序,大夥兒才又乖乖的走回家去了。  
   
這樣又可以開開心心的過一天,愁什麼?  
   
這裡單親媽媽多,非婚生子女也多,多到令人匪夷所思,塞南的傳統跟我以前在塞北聽到的簡直天差地別;就拿我家斜對面的那戶人家來說,裡面有個媽媽生了四個小孩,但四個小孩的爸爸都不一樣?!這她也無所謂,常常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男生到他們家聊天,她也一直沒有結婚,就這樣帶著四個小朋友繼續生活下去。  
   
接著又聽說左手邊那戶人家,裡面也有兩個女孩,還沒結婚就生了小孩,她們也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模樣,週末還是會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門去party,反正小孩生了就養,養得大最好,養不大就是命了,這樣的想法還真是樂觀哪!  
   
在死亡率高的非洲地區,的確很需要提高生育率,但是不完整的家庭背景,對孩子的未來仍然會有影響的吧,我問家裡的安德魯,他兩手一攤,一副『沒輒』的表情,相對於我的憂心,感覺我是小題大作了。  
   
或者,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口,他們已經以這樣的模式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許久許久,並不覺得有什麼太困擾的地方,就好了吧!  
   
我只能這麼想了。

樹花生

2005.04.12 Photo by Peishih

 
   
   
小時候最喜歡和阿嬷去喝喜酒,因為鄉下的喜宴都是搭棚子擺流水席的,記憶裡,只要接近辦喜宴的人家常遠遠的就聽到熱鬧的笑聲,要不就是『辦桌』的師傅在臨時搭起的戶外廚房裡大顯身手的成果,讓香噴噴的菜餚從蒸籠的細縫裡裡乘著白煙不停的溢出來,當時還小,早就迫不及待的坐上桌,等著我最愛吃的前菜拼盤端上來。  
   
前菜拼盤裡只有一樣我最愛,就是裹著薄薄一層糖衣、炸得酥脆的甜腰果,可以讓我一口接著一口,吃的不亦樂乎哪~  
   
對腰果的印象就一直停留在糖衣腰果的階段,而也一直以為,腰果就是長那個樣子。  
   
到了塞南這裡沒多久,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看到了腰果的真面目。  
   
腰果又叫樹花生,它特別的地方在於,腰果的種子是長在果實外的,我們常見的種子是黏在果實下方,種子外還有一層厚厚的殼,非常難處理。  
   
腰果的果實剛剛生成時是綠色的,中間有個階段呈鮮豔的黃色,最後才長成飽滿鮮豔的紅色果實,吃起來的滋味也蠻奇特,酸酸甜甜還帶點澀味,根據網路上的一些資料顯示,除了含有豐富蛋白質跟維生素的果仁之外,腰果的果實也含有營養,腰果生產的季節,KOLDA這裡處處都可以看到當地黑人在吃腰果的果實,是消飢止渴的好東西呢!  
   
這裡的腰果樹在三月左右開花,四月中旬就陸陸續續結起了果子,滿數的紅色腰果實襯著綠色的樹葉煞是搶眼。  
   
這裡的腰果只做初步的處理,煮熟、切殼、去皮、加少許糖炒香就裝袋到市面上販賣了,全部都是手工完成,才能保證腰果的完整,製作過程可還蠻辛苦的,但因為這邊生產腰果,倒也不會貴到哪邊去,至少比在台灣吃腰果便宜啦~  
   
大宗的腰果是由印度人收購去了,市面上留下來的都是私人自己庭院或是田裡小面積種的腰果,比起真正的『腰果王國』---莫三鼻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Senegal還算是小Case,另外越南、印度、普吉島也有生產,加工後的產品更多了,據說在布吉島可以吃到超過 15 種以上不同口味的腰果,除了普遍常見的蜜糖腰果酥,還有蒜味腰果、奶油腰果、鹽味腰果、椰香腰果,還有比較少見的辣味腰果、咖啡腰果、巧克力腰果、白芝麻腰果等,琳瑯滿目多不勝數,讓愛吃腰果的我光只是看,就垂涎三尺了。  
   
 

非洲的『空中大流氓』

2005.03.25 正在路邊吃『Buffet』的禿鷹們。 Photo by Peishih

  第一次親眼看到『禿鷹』比第一次聽到這種生物來的印象深刻。   以前所知道的禿鷹是專食死屍、從脖子以上就不長毛了, 長相兇惡、體型還不小……   但這幾項特點在我的腦海中還是挺漫畫, 是等到了非洲才真正一睹鳥類『清道夫』的真面目, 也才終於體會禿鷹牠特有的魅力。   說牠們是清道夫真的不為過, Senegal採粗放的畜牧, 不會看車子的牛羊經常一不小心就會被速度過快的車輛給撞得倒地不起, 回教的傳統是不吃不經放血的牛羊肉, 所以在車輪下嗚呼哀哉的牛羊只會被放在路邊在烈日下曝曬, 好幾天都不會有人去抬回家吃了, 也因為天氣太熱, 蒼蠅也不見幾隻, 被撞的屍體就這樣漸漸的乾扁消失。   但若是被眼尖的禿鷹給發現, 牠們會成群圍上來, 迅速的把可以吃掉的部分解決。   如果死掉的牛羊有傷口, 牠們便會從那個地方吃起; 如果沒有傷口, 像牛那種皮膚超硬的動物, 牠們也可以從最軟的地方---『屁股』下『嘴』, 從尾端吃到頭部, 願意的話牠們可以啃得只剩一具骨頭跟外皮, 會臭會爛的部分早就下了牠們的肚子了, 哪還會污染這個環境呢。   這次在往返首都的旅程中就真的看見一群正在路邊大快朵頤的禿鷹們, 倒楣的是一頭牛, 身體的後半部已經被吃光了, 大概是有幾隻還沒吃到, 所以還不肯離開, 正張著翅膀要大打出手, 看見我躡手躡腳的拿著相機接近, 馬上警覺, 離我比較近的兩三隻馬上掉頭面向我, 陽光刺眼, 我看不見牠們的眼睛, 但可以感覺一道道犀利的目光直直地往我這兒殺過來, 還有幾隻張開翅膀, 一副『妳有膽再接近看看的』的架勢, 我就不能再靠近了, 只能拼命拉長著我的相機鏡頭想再靠近牠們一些, 幫牠們拍了幾張寫真就繼續之後的旅程。   在整理這次的照片時, 仔細的瞧了瞧禿鷹的模樣, 發現牠們長得還真的不是普通的『抱歉』哩~ 禿鷹的體型真的比一班鳥類大好幾倍, 單隻翅膀完全撐開的長度跟我的一隻手臂差不多, 還可以飛翔, 要打架的話我可能佔不了什麼便宜, 更別提牠們那銳利的尖喙, 天生的流氓樣。   只不過頂上無毛的特點, 在我的感覺不是可怕, 我覺得還挺可愛, 每一隻都禿同樣的部位, 數量一多看起來就感覺蠻好笑的, 反正牠們也不跟別的鳥類一起混, 所以應該不覺得自己怪吧~    

烈日下的網路連線

2005.03.12 Photo by Peishih

 
   
   
在二十六個沒有網路的日子裡,  
為了跟台灣的家人朋友們保持聯絡,  
我只好開始了跑非洲網咖的生活。  
   
Kolda地區的網咖(Cyber Cafe)約有四家,  
以前家裡電話還沒秀逗的時候,  
對當地的網咖只是好奇,  
到底他們是撥接的還是寬頻?  
究竟計費的方式如何?  
還有當地人上網都做些什麼?  
   
一切的疑問都在家裡網路斷線了兩個禮拜之後開始一一有了答案。  
   
同樣是寬頻,  
但這裡網咖簡陋的程度幾乎跟台灣的不能相比,  
台灣的網路設備是薄型液晶螢幕加上冷氣放送,  
還有茶水飲料點心無限量供應,  
這兒看起來最豪華的網咖只有十台電腦左右,  
十台電腦裡有兩三台是壞掉待修的,  
其他的七八台用的是舊型的笨重螢幕,  
看起來破破舊舊的,  
但是每個要使用的要先告知使用的時數,  
店家會給一組帳號密碼以供登入,  
電腦上有規劃好的登入計時系統,  
若是一次用不完,  
下次還可以用同樣的帳號密碼再次登入把時間用完。  
   
第一次帶著我的小黑到這間網咖上網,  
在傍晚仍然有三十度高溫的室內,  
看到隔壁幾個傢伙聊MSN聊的正起勁,  
還有瀏覽足球新聞的、寫EMAIL的、到網路人力銀行登錄履歷的、  
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  
敲鍵盤的聲音更是不絕於耳。  
   
把網路線接上筆記型電腦,  
我也滿心期待,  
以為可以順利的收發EMAIL順便跟朋友報個平安,  
卻沒想到,  
這家看起來比較好看的網咖速度慢到一個無法忍受的程度,  
開一個網頁開了半個小時,  
我連要寄一封信都困難~  
   
花了一個小時我才寄出了一封信,  
這樣就去了300CFA(約台幣20元),  
雖然看起來不多,  
但不免懷疑是我的IBM比他們的桌上型航空母艦”遜腳”嘛?  
還是他們排斥外來客咧?  
   
過了幾天在還是覺得沒有收信大概信箱已經爆了的不安情緒下,  
到另外一家更簡陋的網咖去冒險了。  
   
那家網咖小小窄窄的,  
整間店加上老闆自己用的只有四台電腦,  
牆上掛的歪歪斜斜的價目表,  
咦~比第一家貴點,  
一個小時要500CFA,  
但顧不得那麼多,  
扒我一層皮我也得要上網,  
所以跟老闆說我要用一個小時,  
一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  
在暗暗的日光燈下,  
牆上的電扇時強時弱嗡嗡地來回轉動著,  
我把網路線接上時,  
小黑終於有反應了,  
出現了連線速度100bps的字眼,  
MSN也開始自動連線了,  
我點開IE,  
熟悉的中文YAHOO三秒之後跳出來,  
終於又重新和台灣接上線啦!  
   
一口氣回了四五封信,  
把自己的網站留言也順手回了,  
終於有種浮出水面的感覺,  
心情也明顯的比較輕鬆。  
   
雖然一個小時是很明顯的不夠,  
但還是很心滿意足的把新聞都看過,  
EMAIL也回了,  
MSN上的朋友還在呼呼大睡中所以沒聊到天,  
最後最後還把該更新的程式都更新了,  
關機的時候臉上是帶著笑容的,  
也不管已經滿頭是汗啦~  
   
後來幾次去的時候,  
偷偷的看了老闆怎麼設置網路的,  
發現其實他只是跟SONATEL租一個HUB,  
就接了四台電腦,  
這裡的速度之所以快,  
大概是因為較少人來這邊上網的關係,  
但是先前的那家頻寬就被七八台給佔了,  
當然速度就慢許多啦~  
難怪收費比較便宜哪!  
   
想想我家裡都已經裝了無線上網的設備,  
比較台灣家家幾乎都已經寬頻上網的情況  
非洲的網路時代看來還很遙遠,  
在這樣的前提下,  
除了祈禱家裡的電話快點修好,  
不必三天兩頭跑那像蒸氣室的網咖之外,  
大概沒有別的解決辦法了吧~  
   
 

西非的廚房

2005.03.12  
萬用鐵火爐,可煮飯煮菜烤肉冬天還兼烤火取暖喔~   
Photo by Peishih

 
   
在SENEGAL住了兩年,  
幾乎所有的台灣朋友都很好奇非洲人到底吃些什麼,  
尤其是喜愛美食的卡三,  
老是追著我要多介紹些當地料理,  
還想看看究竟非洲人的廚房長的是啥模樣,  
這點可讓我傷透了腦筋。  
   
因為,  
這裡的生活形態跟台灣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先說說住的房子好了,  
鄉下人當然多是住在茅草屋裡面,  
非洲傳統的茅草屋多半是圓形的,  
一進屋裡面可不是想像中的….有椅子桌子電視機等家具,  
整間茅草屋並沒有隔間,  
因為空間過小所以也隔不出個所以然來,  
哪邊是客廳哪裡是臥室根本很難區隔,  
但是廚房~  
清一色都在外面,  
非洲人很習慣在戶外料理食物,  
用一個鐵製的火爐加木炭生火,  
鍋子就直接放在燒紅的木炭上面煮起來了。  
   
為了瞭解當地非洲人究竟怎麼煮飯煮菜的,  
於是悄悄地觀察家裡的安德魯,  
每天中午到了他要煮自己吃的午餐時,  
我就在他旁邊亂晃,  
總結他這週的菜單如下~  
週一:炸魚加白米飯  
週二:炸魚加高麗菜加白米飯  
週三:炸魚加高麗菜加蕃茄佐醬加白米飯  
週四:炸魚加洋蔥加高麗菜加蕃茄佐醬加白米飯  
週五:聽說他準備要煮香辣黃秋葵醬,當然,一定少不了白米飯  
……  
   
週末就別提了,  
看到最後我實在忍不住,  
於是就問了他,  
『為什麼每天都要吃魚呢?』  
趁著油還在鍋子上熱的空檔,  
他很仔細的解釋給我聽:  
因為…  
五條小魚才七十五塊西非法郎….,超便宜還可以吃兩餐,  
肉一斤就要一千四百塊西非法郎….依照他煮的份量大概也撐個三餐吧,  
土雞一隻也要一千兩百塊西非法郎…啃兩口肉就沒了,還不夠他塞牙縫~這是最不划算的了!  
   
接著他閉起眼睛繼續念:  
油一小包要一百塊西非法郎,  
米一公斤二百五十塊西非法郎,  
洋蔥跟六分之一塊高麗菜是他跟菜市場裡的賣菜妹妹交情好,  
每次經過的時候哈拉來的,  
MAGGI(這是他們很重要的調味料,像我們用的雞湯塊一樣的,有分煮魚及煮肉用的)調味塊一小塊二十五西非法郎,  
鹽巴是用粗鹽,  
有錢的時候就買木炭煮飯,  
沒錢的時候要辛苦點,  
去野外砍些木頭來生火….  
   
我還跟不上他的速度,  
接著他就重重的『唉~』了一聲。  
   
安德魯『唉』這一聲還真讓我嚇了一跳,  
他是想說,  
這些有的沒的加一加真的不便宜啊~  
   
但我算一算感覺並不是很貴,  
因為他一個月賺至少五萬塊西非法郎,  
怎麼還一副花錢花得很辛酸的感覺。  
   
原來他每個月要交兩萬塊回家給父母,  
一家子大大小小全靠他養,  
過年前聽說他剛剛才娶了個老婆,  
家裡多了一張嘴吃飯過日子,  
剩下的錢只夠他小心翼翼、錙銖必較地過著簡單的生活,  
多花一點他就準鬧窮了。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  
可以省得就是多吃便宜的魚,  
其他的肉類就不多想了,  
難怪我每天都看他在樹下用超多的油炸魚,  
沒兩三下就香味四溢,  
連平常在菜圃那邊鬼混的兩隻小貓都幾乎要奮不顧身的往鍋子裡跳了,  
我們一邊聊天還得一邊趕走餓到暈頭的小貓們,  
免得牠們被油給燙傷。  
   
非洲人的廚房就是這麼簡單,  
菜色是看荷包變換的,  
有錢的時候就能變換菜色,  
沒錢的時候也可以餬口啦~

Miss Kolda

2004.11.13 Photo by Peishih

  在到新的據點Kolda之前, 只明白這裡是塞內加爾南端的城鎮, 離Guiné-Bissau(幾內亞比索)很近, 距夾在Senegal中部的另一個小國The Gambia(甘比亞)也不遠, 對這裡幾乎是一無所知的, 僅限於地圖上的瞭解。   後來聽當地的朋友說, 這裡不僅生產很多種水果, 還專門出產美女, 有一個還兩個Miss Senegal是Kolda人, 所以這裡的小姐愛美的程度可不輸給首都的姊姊妹妹們。   這次趁著開齋假期, 跑到安德魯的宿舍去拍照, 果然讓我找到了個身材修長的Kolda小姐, 她正在幫小朋友編頭髮, 看到我的相機馬上就露出燦爛的笑容, 那一口整齊的牙齒感覺好像在拍牙膏廣告似的漂亮潔白, 拍照的時候她手也沒停下來, 一切都非常的自然, 這就是Kolda小姐獨特的氣質吧~        

安德魯的拿手料理之一

2004.11.12 Photo by Peishih

        安德魯的手藝如何? 看看他做的豆腐就知道了!   雖然沒有台灣豆腐『白泡泡』、『幼綿綿』的外表, 但是長的至少一眼就看出來是豆腐, 吃起來味道也不差, 這可安德魯的拿手菜之一。   他會把豆腐切小塊, 再沾上一層蛋汁, 用少許醬油下鍋料理, 現在他還會加上我從義大利帶回來的百里香, 味道還挺合襯的哩!   豆腐在台灣朋友的眼中或者是一樣非常尋常的食物, 然而對離鄉在外的我而言, 尤其是身在非洲, 能夠嚐到豆腐就覺得非常幸福, 再喝上一杯豆漿, 也不再感覺離家鄉太遠了。